> 能源知识 > 吉祥寺赏牡丹翻译赏析

吉祥寺赏牡丹翻译赏析

吉祥寺赏牡丹翻译赏析

《吉祥寺赏牡丹》的翻译是:人老了,还把鲜花戴在头上,我\"不害羞,倒是花儿应该为自己在我头上而害羞。赏花醉归引得路人哄笑,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帘卷上,走出门来观看。此诗是苏轼当时的记实之作,表现了观赏牡丹的热烈场面和诗人簪花的情趣。

1、原文:人老簪花不自羞,花应羞上老人头。

2、醉归扶路人应笑,十里珠帘半上钩。

3、第二两句是写诗人簪花之趣。

4、虽说当时礼俗士大夫集会时可以簪花,但老人簪着花成群结队走在街市上,终觉有些不好意思。

5、为了突出这种心态,作者掀起一道波澜,花应羞上老人头\",说花不愿上老人的头。

6、而事实是,不管花愿意与否,还是上了老人的头,增添了不少情趣。

7、两个羞\"字,一说人,一说花,相映成趣,语妙天下。

8、同时说明包括诗人在内的官吏最终还是乐于在百姓面前亮相的。

10、从而进一步缩小了官民距离,更有意义。

11、第四两句是写诗人醉归而路人嗤笑的场景。

12、这里诗人恰当地用了杜牧之诗: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

13、\"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把帘卷上,走出门来观看这支浩荡的插花队伍的经过,只需要点出这一点,当时盛况就好像在眼前。

14、于是,官民同乐的主题也就圆满地表现出来了。

15、诗人之所以在珠帘上钩时用半\"字,是因为作诗需要留有余地,给读者以想像空间,说全上钩,而诗贵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