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能源知识 > “初过寒食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初过寒食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初过寒食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初过寒食节”出自宋代韩玉的《卜算子》。

“初过寒食节”全诗

《卜算子》

宋代 韩玉

杨柳绿成阴,初过寒食节。

门掩金铺独自眠,那更逢寒夜。

强起立东风,惨惨梨花谢。

何事王孙不早归,寂寞秋千月。

《卜算子》韩玉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卜算子》是宋代韩玉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杨柳绿成阴,初过寒食节。

门掩金铺独自眠,那更逢寒夜。

强起立东风,惨惨梨花谢。

何事王孙不早归,寂寞秋千月。

中文译文:

杨柳变得浓绿,初过寒食节。

门关上,铺有金毯,我孤独地独自眠,更加感受到这寒冷的夜晚。

强行挺立,迎着东风,梨花凄凉地凋谢。

为什么贵族子弟不早点回家呢?秋千下的月光显得寂寞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寂寞的夜晚场景,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情感。

首句\"杨柳绿成阴,初过寒食节\"表达了春天的景象,杨柳已经长满了绿叶,形成了茂密的树荫。\"初过寒食节\"指的是寒食节刚刚过去,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,人们在这一天会去扫墓和野餐。诗人通过描写杨柳绿阴,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。

接下来的两句\"门掩金铺独自眠,那更逢寒夜\"表现了诗人的孤独。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,独自一人闭门不出,铺上金毯,表明他寂寞而安静地度过这个夜晚。

\"强起立东风,惨惨梨花谢\"是诗人对梨花凋谢的描绘。诗人通过\"强起立东风\"的形象表达了他对逆境的坚强和抵抗。梨花凋谢的景象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消逝。

最后两句\"何事王孙不早归,寂寞秋千月\"表达了诗人对亲人迟迟不归的思念之情。\"王孙\"指的是贵族子弟,他们在外游玩而不早归家,使诗人倍感寂寞。\"寂寞秋千月\"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亲情的渴望。

整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,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亲情的思念。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,也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,给人以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