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能源知识 > “斗转参移莫下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斗转参移莫下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斗转参移莫下窗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斗转参移莫下窗”出自宋代李处权的《中秋对月》。

“斗转参移莫下窗”全诗

《中秋对月》

宋代 李处权

露洗风吹未遽央,登山临水总心降。

明年此夕知何处,自古中秋不可双。

尚倚人琴温似玉,更能诗酒浩如江。

披襟拄颊浑无寐,斗转参移莫下窗。

《中秋对月》李处权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中秋对月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,作者是李处权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露洗风吹未遽央,

登山临水总心降。

明年此夕知何处,

自古中秋不可双。

尚倚人琴温似玉,

更能诗酒浩如江。

披襟拄颊浑无寐,

斗转参移莫下窗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通过对月亮的描绘,表达了李处权对中秋的思念之情。诗人描述了一个秋夜的景象:露水被清风洗净,秋风正吹,夜晚尚未完全降临。他登上山岗,眺望着远处的水景,内心感到平静和降临。然而,诗人也意识到明年的中秋之夜,自己将身在何处,因为中秋节不可能同时重复。

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李处权对于文人雅士的赞美。他说自己倚着人们弹琴的声音,感觉如同温暖的玉石一般。他还称赞这些文人不仅擅长吟诗作赋,而且对于酒的品味也如同大江一般浩荡。在这个安静的夜晚,他衣襟敞开,扶着自己的脸颊,心情舒畅,无法入眠。星斗旋转,参照物移动,他不愿离开窗前。

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,通过对中秋的思念和对文人雅士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情绪。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展现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,同时也传达了对于流逝时光和无法重复的珍贵时刻的思考。